AI正在绞尽脑汁想思路ING···
AI摘要
HunYuan-Lite

再见,普莫雍措

​ 本来计划的是和同事去墨脱玩,但是想到明年我就准备回家了,准备带着亲朋好友在这边好好玩玩,也是不错的选择,于是就想着再去一次心心念念的普莫雍措。在这之前,我是去过一次,大概是2024年的4月份,由于是坐同事的车,行程比较赶,没有好好玩玩。还有一个原因是没有拍出很满意的照片。因为她真的很美,可以说是我见过湖泊中,最美的。当让也有很多朋友认为纳木措才是最美,这也是不可否认。

​ 我们本次的自驾行程是走G349国道从拉萨出发→曲水县贡嘎县扎囊县浪卡子县洛扎县到洛扎县的色乡。沿途中的景点也是不少,值得去给大家罗列一下。

拉萨→雅江南岸→羊卓雍措→恰央措→卡若拉冰川→普莫雍措 → 库拉岗日峰 →朱措白玛林湖

但是实际上我们是没有去恰央措的,路过了三四次都没有去。

day01:拉萨→雅江南岸→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 住宿浪卡子县

day02:浪卡子县→普莫雍措→ 库拉岗日峰观景台->朱措白玛林湖 住宿色乡民宿

day03:朱措白玛林湖→库拉岗日峰观景台→普莫雍措→浪卡子县 住宿浪卡子县

day04:浪卡子县→拉萨

羊卓雍措(Yamdrok Lake)

​ 其实羊卓雍措我已经来过7-8次了,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被誉为”天上的仙境”。藏语名“羊卓雍措”(ཡར་འབྲོག་གཡུ་མཚོ།),意为“碧玉湖”或“天鹅之湖”。位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距拉萨约70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面积约675平方公里,湖岸线长250公里。湖水呈现梦幻的蓝绿色,因光线和季节变化呈现不同色彩。被雪山环绕,湖中有多个小岛,藏传佛教圣地。

从拉萨出发

  • 路线:G349国道,翻越岗巴拉山口(海拔4990米)后即可俯瞰羊湖全景。
  • 车程:约2小时(拉萨 → 曲水县 → 岗巴拉山 → 羊湖观景台)。

最佳的观景点

  • 岗巴拉山口观景台(经典机位,俯瞰羊湖全景)。
  • 羊湖1号观景台(官方售票处,海拔高)。
  • 羊湖3-4号观景台(靠近湖边,可近距离接触湖水)。

夏季羊湖风景

在羊湖2号观景台拍摄的。

羊湖冬季风景

这个是羊湖的四号观景台。可以直接走到湖边上去。

卡若拉冰川(Karo La Glacier)

​ 卡若拉冰川是西藏最易接近的冰川,电影《红河谷》取景地。位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与日喀则市江孜县交界处(G349国道旁)。海拔约5020米(冰川前沿),属于大陆性冰川(悬冰川)是西藏唯一公路旁可直接触摸的冰川。

从拉萨出发

  • 车程:拉萨 → 羊卓雍措(浪卡子县) → 卡若拉冰川(约200公里,车程4小时)。
  • 坐标:冰川位于G349国道旁,无需徒步即可近距离观看。

最佳的观景点

  • 冰舌从乃钦康桑雪山(海拔7191米)延伸至公路边,夏季可见冰塔林,冬季覆盖积雪。冰川前沿因消融形成冰湖(之前可以直接到湖边上去,现在不行了),反射蓝光,适合拍照。
  • 冰川下立有《红河谷》拍摄纪念碑。
  • 冰川前悬挂经幡祈福,增添人文气息。

海拔超5000米,避免剧烈运动,备好氧气瓶和高反药物。

20241003001

20241003002

20241003005

每次去卡若拉,我感觉天气都不好🤣,去年国庆去也是没有太阳,还下了冰雹。今年去我们在酒店耽搁了,也是太阳快落下去了。

普莫雍措(Puma Yumco)

​ 好了,终于到我最喜欢的湖了🤣,看到了她,我真的体会到惊鸿一瞥这个词含义,原谅我不擅长写作,普莫藏语少女湖的意思,她位于西藏南部(山南市浪子卡县),靠近不丹边境,距拉萨约210公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一个淡水湖,湖面海拔约5010米,被誉为“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面积约290平方公里,冬季湖面结冰,冰层晶莹剔透,形成“蓝冰”奇观。冰层湛蓝如镜,被称为“中国的贝加尔湖”。夏季湖水清澈,可看到库拉岗日雪山(海拔7538米)的倒影。因海拔高、光污染少,是观星和拍摄星空的绝佳地点,偶有极光现象。湖畔有藏族村落(如推村),村民保留传统生活方式,冬季赶羊群到湖心岛吃草的习俗尤为独特。附近的推寺(悬崖上的小寺庙)拍摄湖景的经典机位(很可惜我们没去😭)。我是非常想冬季去的,可以看蓝冰,但是我怕路上有雪或者是暗冰,开车不安全就一直没去。

从拉萨出发

沿G349国道自驾或包车约5-6小时,途经羊卓雍措(可组合游览)。

去普莫雍措需要去办理边防通行证(最好是西藏全境),带个人身份证即可。

最佳季节

冬季(12月-2月):观赏蓝冰,但气温极低(夜间可达-30℃)。

夏季(6月-9月):气候温和,适合徒步和摄影。

海拔较高避免剧烈运动,备好氧气瓶和高反药物。

湖区生态脆弱,禁止乱扔垃圾或破坏环境。

推村有简易民宿,条件艰苦;建议当日往返或住浪卡子县。

气候多变,携带防风保暖衣物。

最佳的观景点

  • 推瓦村(推村)位于湖的南岸,海拔5070米(世界最高行政村落之一)。俯瞰普莫雍措全景的最佳位置,湖水与远处的库拉岗日雪山相映。村里的推瓦寺(悬崖寺庙)是拍摄湖景的绝佳机位。
  • 环湖公路从浪卡子县到洛扎县的G219国道沿湖而建。推荐停靠点湖东岸可拍摄湖水与库拉岗日雪山的倒影。湖北侧视野开阔,适合拍摄湖岸曲线。
  • 蒙达拉山口G219国道前往洛扎县的途中,海拔约5363米。远眺普莫雍措和喜马拉雅山脉的绝佳高点,适合航拍。

比较遗憾的就是没有去普莫雍措的推寺看看,攻略做的不够,再加上有朋友高反。本来已经往那边走了,但是凭着我第一次去的直觉,我调了一个头🤣。如果,我是说如果还有下次,我一定冬天去看看蓝冰,去看看湖心岛上的牛羊。但是可能不在有机会去了,再见,普莫。

库拉岗日(Kula Kangri)

​ 库拉岗日是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洛扎县与不丹边境的一座著名雪山,海拔7,538米(不同测绘数据略有差异),是藏族四大神山之一(与冈仁波齐、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并列),也是山南地区最高峰。其名字在藏语中意为“鸟的翅膀”,形容山脊如展翅的雄鹰,极具神圣与壮美感。从普莫到朱措白玛林湖的沿途有库拉岗日的观景台。库拉岗日归属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与不丹的“卓木拉日峰”隔谷相望。山体周围发育多条冰川,山脚有著名的朱措白玛林湖介久措等高原湖泊,湖水湛蓝,与雪山交相辉映。库拉岗日徒步线被列为“西藏经典徒步路线之一”,沿途可近距离观赏雪山、冰川、湖泊,适合中级户外爱好者。

从拉萨出发

从拉萨出发,经羊卓雍措、普莫雍措至洛扎县,车程约8小时。

需要去办理边防通行证(最好是西藏全境),带个人身份证即可。

文化与宗教意义

  • 藏传佛教圣地被苯教和藏传佛教视为神山,常有信徒转山祈福。
  • 相传莲花生大师曾在此修行,山下的白马林措被视为“神湖”,湖中倒影能预示吉凶。
  • 因位于中不边境,不丹亦主张库拉岗日归属权,但实际控制权在中国西藏境内。

旅行与徒步攻略

  • 白马林措环湖:拍摄库拉岗日倒影的经典机位。
  • 介久措营地:近距离观赏冰川和雪峰。
  • 折公三措:三个相连的高山湖泊,色彩奇幻。

最佳季节:5-10月(夏季湖水解冻,秋季晴朗少雨)

20251001000000001

20251001000000002

由于拍摄水平和设备有限,所有就只能将就一下了😄。

朱措白玛林湖(Drum-tso Padma Ling)

朱措白玛林湖藏语意为“莲花隐藏的湖泊”,传说与莲花生大师(藏传佛教宁玛派祖师)有关。简称白马林措,是位于中国西藏山南市洛扎县的一座高山湖泊,坐落在库拉岗日雪山南麓,靠近不丹边境。湖面海拔约4,500米。湖水呈现梦幻的蓝绿色,因矿物质和光线折射而变化(夏季偏蓝,冬季偏绿)。它是藏传佛教的圣湖之一,与库拉岗日神山共同构成西藏山南最震撼的“神山圣湖”景观,也是库拉岗日徒步路线的核心景点。

从拉萨出发

拉萨 → 羊卓雍措 → 普莫雍措 → 洛扎县 → 色乡(徒步起点)。

需要去办理边防通行证(最好是西藏全境),带个人身份证即可。

文化与宗教意义

  • 被认为是观湖(可预示吉凶的圣湖),信徒相信湖中能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
  • 湖边有莲花生大师的修行洞,常有信徒前来朝拜。
  • 传说湖底有一座神秘的“莲花宫殿”,只有修行极高的人才能看到。

旅行与徒步攻略

白马林措环湖徒步(约4-6小时):

  • 从色乡乘车至处迂村(白马林措起点),徒步约2小时可到湖边。
  • 环湖路线约8公里,可近距离观赏库拉岗日雪山和冰川。

进阶路线

  • 白马林措→介久措→折公三措(2-3天轻装徒步)。
  • 库拉岗日大环线(5-7天,适合资深徒步者)。

最佳季节:5-10月(夏季湖水解冻,秋季天气稳定,雪山倒影最美)。

海拔4,500米,需提前适应,避免剧烈运动。

禁止污染湖水,带走所有垃圾。

边境地区禁飞,需遵守规定。

最佳观景点

  • 湖边东侧:日出时拍摄“日照金山”倒影。
  • 半山观景台:俯瞰整个湖面与库拉岗日同框。

202510040000001

202510040000005

202510040000004

总结

​ 如果大家不想跑这么远,纳木错离拉萨很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来都来了不如多玩几个景点不是,最主要的是这些景点除了洋湖(今年开始收费的🤣),其他的都不收费哦,嘿嘿。去库拉岗日下的湖泊徒步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为啥要写这篇文章呢,一是因为真的太爱普莫了,她真的就静静的呆在那里,你去或者不去,你见或者不见她就在那里,寂寥,宁静,悠远。二是因为,我再过几个月就要回内地,恐怕没有机会再去普莫了。如果,我是说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会看看普莫的冬天,看看湖心岛上的羊群,看看蓝冰,再见,普莫雍措。